厚職網(wǎng)(m.hubupload.com)帶你公職上岸
在線題庫請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 厚職題庫 行測、時政、公基必考題庫精準押題
點擊獲取: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導讀】厚職國家公務員考試網(wǎng)提供:全國公務員事業(yè)單位考試時間、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備考資料。【點此領取電子版考試資料】。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houzhigk,隨時獲取公務員事業(yè)編考試資訊。當前文章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
半月談2020年第9期
40年——我們在變,我們不變 寫在《半月談》創(chuàng)刊40周年之際
本刊編輯部
2020年,是個特殊年份。
這一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即將圓滿收官?!暗谝粋€百年目標”將如期實現(xiàn),千年夢想將成現(xiàn)實,偉大復興曙光在前。
這一年,“中華第一刊”迎來不惑之年。歷經40年洗禮,半月談品牌以全新的傳播形象、更豐富的媒介形態(tài)、更具特色的內容品質,新起點上再出發(fā)!
——曾經,我們以全國第一的刊物發(fā)行量,創(chuàng)下“神州處處有人煙,有人煙就有半月談”的社會口碑,贏得“中華第一刊”美譽;如今,系列刊物、網(wǎng)站、微信、微博、客戶端組成半月談全媒體傳播矩陣,吸引2000多萬各類型用戶。
——曾經,我們以“一頭挑著中央精神,一頭挑著百姓期盼”的“扁擔精神”,把中央精神傳播到田間地頭、把百姓期盼傳遞給社會公眾;如今,我們堅守“扁擔精神”,把基層干部群眾呼聲提供給決策參考,助推系列政策出臺和諸多問題有效解決。
——曾經,我們以“代表官方,不打官腔”的“接地氣”姿態(tài),踐行“時事政策顧問,學習生活益友”的創(chuàng)刊宗旨,“談風”新、準、深、活;如今,我們力求擔當“時政講解員”,當好面向大眾的時代思想傳播者,強化“半月談聲音”的輿論引導力,由“半月一談”變?yōu)椤疤焯煺劇薄?/p>
40年,我們的刊物樣貌在變,傳播載體和路徑在變,話語方式也在變。始終不變的,是半月談人須臾不曾忘卻的“扁擔精神”,是半月談雜志社“永遠創(chuàng)業(yè)”的銳氣,是半月談品牌的三大優(yōu)勢“基因”——面向基層、以談取勝、大編輯部。
面向基層:“扁擔精神”永不褪色
1950年10月,一本面向基層、幫助讀者熟悉國際國內形勢的《時事手冊》半月刊在北京創(chuàng)刊,1965年因故???。這本刊物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不少人懷念它。
1979年11月,中宣部在北京召開省地縣宣傳部長會議,地方宣傳部門的同志希望辦一份類似《時事手冊》的刊物,向基層提供時事政策宣傳學習材料。會上,中宣部決定委托新華社主辦?!栋朐抡劇酚纱硕鴣?。
帶著“基層”基因的《半月談》,在1980年5月10日正式創(chuàng)刊伊始,就確定了面向基層的辦刊定位,以基層干部群眾為讀者對象,通俗化講解國家大政方針,為基層干部群眾鼓與呼。
《半月談》創(chuàng)刊于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各地剛開始分田到戶,許多農民鼓足干勁準備大干一場,同時又滿懷疑慮:責任田到底能種多久?中央的政策會不會變?
面對基層關切,從1981年起,《半月談》先后全文首發(fā)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關于積極發(fā)展農村多種經營的報告》等中央文件,為廣大基層群眾送去“定心丸”。
基層群眾也把《半月談》當成“護身符”。當時有讀者來信說,一個農民進城到集市上賣東西,怕管理人員找麻煩,便把《半月談》雜志掛在扁擔上,用以對付“各路神仙”的干擾。多個地區(qū)都有類似把《半月談》掛在扁擔上跑販運、掛在貨攤上賣商品的事例。
受此啟發(fā),半月談總結出了“扁擔精神”。所謂“扁擔精神”,就是“一頭挑著中央精神,一頭連著基層群眾”,做到“兩頭滿意”。這成為半月談生生不息的獨特密碼。
40年來,半月談始終堅持在解讀政策、釋疑解惑中向基層傳送“真經”,在時事評述、熱點透析中幫助讀者認識形勢、把握大勢,在發(fā)現(xiàn)基層治理亮點、剖析基層痛點堵點中向中央反映實情……
近3年來,《半月談》對準“面向基層”這一定位,以時事政策講解為中心、以基層治理和教育改革為支點,優(yōu)化內容結構,突出自身特色,不斷提升報道品質。
優(yōu)化調整后,《半月談》內容特色更凸顯“兩重在、兩突出”:重在講解和宣傳國家大政方針,把事關國家發(fā)展和百姓利益的政策講全面、講明白;重在發(fā)現(xiàn)和激勵基層改革創(chuàng)新舉措,為基層干部群眾鼓與呼。突出“招牌菜”特色,突出“大眾化”風格。
效果是明顯的。以“基層治理”為例,2017年9月,《半月談》增設“基層治理現(xiàn)代化”欄目,先后刊發(fā)300余篇報道,引得中央級主流媒體紛紛跟進,在輿論場形成關注基層治理、關心基層干部的強大聲勢。中央也先后出臺了《關于統(tǒng)籌規(guī)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等,2019年被定為“基層減負年”。
2019年5月,半月談雜志社正式啟動“基層治理智庫”建設,系統(tǒng)研究基層治理變局中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深度發(fā)掘基層治理實踐中的新經驗、新探索,及時推廣基層治理現(xiàn)代化的新模式、新路徑,并為決策部門提供來自基層一線社情民意的調研參考。
這是半月談“扁擔精神”的又一次生動詮釋。
媒體格局在變、城鄉(xiāng)基層形勢在變,但半月談面向基層的定位不會變,“扁擔精神”的使命不會變。而且傳播樣態(tài)愈加豐富,內容承載更加多元。
以談取勝:從“半月一談”到“天天談”
1980年的春天,乍暖還寒,百業(yè)待興。剛剛歷經浩劫轉瞬又面對斑斕社會的人們,急需釋疑解惑。敏銳的《半月談》,以牡丹江軍馬場普通教師閻強的一封來信為引子,在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起“關于建立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的大討論。
大討論持續(xù)240多天,吸引全國成千上萬干部群眾的熱切關注,產生了廣泛影響。
這是《半月談》“以談取勝”風格的最早展示。
以“談”命名的刊物,本就鮮見,而一個“談”字,恰恰構成半月談的主色調。
改革開放初期,《半月談》刊發(fā)了一批“談”風鮮明的報道。《應當允許一部分企業(yè)職工先富裕起來》《專業(yè)戶不必顧慮重重》《放心富吧》……這些文章旗幟鮮明地鼓勵基層群眾放下包袱,在致富路上大步前行,廣受讀者歡迎。
1994年,時任中宣部副部長、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劉云山同志專門刊發(fā)文章,論述半月談的“以談取勝”,文章名就是《以“談”取勝的〈半月談〉》。
文章說:“我以為《半月談》的特色就在一個‘談’字上。談國事,談心事,談政治,談經濟,談文化,談生活,讀者所關心的無所不談。這是其它刊物所不可比的。”劉云山同志用“談得新、談得準、談得深、談得活”闡釋了《半月談》“以談取勝”的特色。
立足“以談取勝”要旨,半月談堅持高格調的大眾化、高品位的通俗化。
“高格調”就是聚焦事關國家發(fā)展的大政方針、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政策、事關社會進步的價值引領;“大眾化”就是時刻牢記半月談面對的是基層干部群眾,始終以“講解員姿態(tài)”校正站位、調整腔調。
“高品位”就是堅持權威準確、客觀理性、談心引導,規(guī)避嘩眾取寵、渲染情緒;“通俗化”就是要刪繁就簡、簡明扼要、易懂好記,學會翻譯文件、科普政策。
簡言之,就是要談得中聽,談到讀者心坎里。不能談得假大空、八面玲瓏。而要多一些樸素道理、多一點平民情感、多一絲基層冷暖,敢于講實情、說真話。
以此為指導,從2018年6月開始,《半月談》增設“半月講解”欄目,每期發(fā)稿3至5篇,以時事政策講解為中心,從基層關切的視角講政策、談形勢;從2019年1月開始,加大“半月評論”欄目發(fā)稿量,由每期1篇稿件增加為2篇,進一步提升《半月談》含“談”量。
《半月談內部版》也全面調整內容結構,以思想的稀缺性、觀點的敏銳性,追求新“談風”。以接地氣、受關注的“話題”為主要載體,強化觀點傳播。
同時,為彌補刊物周期過長的天然短板,從2019年3月起,半月談利用半月談網(wǎng)、半月談微信公眾號、半月談官方微博等平臺,以千字左右的“半月談評論”和三四百字的“半月談微評”為欄目形式,每天推出幾篇原創(chuàng)評論。
“半月談評論/微評”在秉承半月談“代表官方、不打官腔”這一傳統(tǒng)“談風”基礎上,更加突出網(wǎng)絡味道,開門見山,一針見血。網(wǎng)友說,半月談評論既接事實地氣,也接網(wǎng)絡人氣。不少評論在新媒體輿論場發(fā)揮了引領作用。
“半月談,天天談”。新面貌大大拓展了紙刊所不具備的覆蓋面。許多年輕讀者由此認識了半月談,成了半月談的新“粉絲”。
大編輯部:打造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平臺
《半月談》這個“小本本”,在創(chuàng)刊后短短10余年間,就創(chuàng)下新中國報刊發(fā)行的奇跡——期均發(fā)行量超過700萬份。
這個奇跡是如何誕生的?當然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離不開一支隊伍的努力——半月談通訊員。
1982年4月,半月談在京津滬魯蘇贛等省市聘請第一批通訊員14人,并在北京召開第一次通訊員會議;后逐步建立近30個省級和市級通聯(lián)站,總計數(shù)百人。區(qū)別于雜志社的小編輯部,這支隊伍被稱作“大編輯部”。大編輯部由各地宣傳干部和郵政系統(tǒng)人員構成,經常向編輯部反映基層情況,撰寫稿件和幫助組織重點稿件,協(xié)助做好刊物的宣傳、運用等工作。
大編輯部是半月談創(chuàng)刊后迅速“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重要支撐。方漢奇主編的《中國新聞事業(yè)通史》說:“半月談大編輯部大大拓展、延伸了雜志社小編輯部的功能,使辦刊物、發(fā)行刊物和開展種種社會活動得以有效地進行?!?/p>
其實,大編輯部的秘訣在于四字:開門辦刊。
近年來,半月談雜志社秉承開門辦刊思維,以百強基點城市建設為抓手,以深根系統(tǒng)為平臺,構建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大編輯部網(wǎng)絡。把“百強市”作為半月談觀察社情民意、調研基層治理、發(fā)現(xiàn)基層首創(chuàng)的聯(lián)系點。依靠基層民情觀察員隊伍,為中央提供來自基層的真實民情,為各級政府提供基層治理的真招實策。
走過40年的半月談,已由傳統(tǒng)期刊媒體初步轉型為全媒體機構。我們將緊扣半月談品牌“面向基層、以談取勝、大編輯部”的“三大傳統(tǒng)基因”,注入移動互聯(lián)的“新基因”,在內容品質、傳播思維、平臺轉型上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讓優(yōu)勢突出再突出、特色鮮明再鮮明、平臺開放再開放,讓“兩頭滿意”更滿意。
誕生于改革大潮初涌年代的半月談,與改革開放同頻共振,始終扎根基層大地。40年后的今天,身處偉大復興時代,我們仍將一以貫之面向基層,堅守“扁擔精神”,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不負偉大的人民。
歲月如梭,滄桑巨變。一代代讀者在半月談的陪伴下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成長為祖國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他們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懷著對國家民族的赤誠之心與半月談相遇相知。
不負韶華,壯志猶存。40年后再出發(fā),半月談將永葆風發(fā)意氣、長存變革之心,與讀者們同進步、共成長。
祝愿我們與我們的讀者——歷經風雨之后,歸來仍是少年!
公眾號名稱:厚職公考
掃碼關注
獲取公考資訊和資源禮包
公眾號名稱:厚職事考招聘信息
掃碼關注
推送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