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職網(m.hubupload.com)帶你公職上岸
在線題庫請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 厚職題庫 行測、時政、公基必考題庫精準押題
點擊獲?。?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ed; text-decoration: none;">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導讀】厚職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全國公務員事業(yè)單位考試時間、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備考資料。【點此領取電子版考試資料】。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houzhigk,隨時獲取公務員事業(yè)編考試資訊。當前文章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
養(yǎng)浩然之氣 立國之風貌
“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一個國家是否能成為一個大國,是否能取得大國的地位,正是由其國民的素質所決定的。走出國門,在世界的監(jiān)督之下,不尊重當地習俗,隨意喧嘩正是對大國形象的抹黑。“天下之公,非一姓之私也”,樹立大國意識,提高公民的素質涵養(yǎng),正是當下從經濟大國到禮儀之邦的良策。
《論語》中所言“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不學禮,無法在社會中立人。孔子推崇禮儀,正是因為禮在周文化中的極其重要的價值,有了禮,社會的秩序得到一種維護,社會井然有序。禮其實不單純在于學會道謝和應對道謝,還有誠信知理、與人為善。誠信知理,所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與人為善,所以鄭和下西洋,用友好和平的旗幟傳遞友好。正是如此中國在亞洲大陸屹立,成為古時的文明禮儀之邦。
而今,國民素質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不文明行為屢屢被曝光。前有從高鐵“霸座”,到公交“互毆”,發(fā)生在公共場域的這些不文明行為乃至違法事件,受到公眾和媒體的普遍譴責,也引發(fā)了關于社會文明的思考。又有因坐過站,重慶萬州一乘客與司機爭執(zhí)互毆,車輛墜江;同樣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機,造成事故;面對警察的正常執(zhí)法,撒潑打滾、胡攪蠻纏……公眾應該反思公民素質已“欠費”,文明“余額”已不足。
學禮,立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yè)。樹立大國形象,從公民樹立大國意識開始,正是以“天下之公,非一姓之私也”。將以禮規(guī)范社會行為關乎國家形象的意識內化于心,遵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社會浩然風氣自可以建立。然而真正可怕的不是“不知而犯”,而是“明知故犯”。從主觀上增進文明意識,多學習文明禮儀知識,不斷提高道德實踐能力,才能做文明有禮的現(xiàn)代公民。素質教育,編制文明禮儀教材,讓傳統(tǒng)文明禮儀教材進課堂,真正起到心靈向導的作用。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文明不是一天養(yǎng)成的,既需要春風化雨的涵養(yǎng)潤澤,也離不開制度化的剛性約束。這一方面需要織密織牢制度之網,讓公共行為有規(guī)可依;另一方面則要用媒體宣傳途徑,公益廣告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社會價值。制止不文明行為,用制度捍衛(wèi)文明,這是絕大多數人所樂見的。事實上,規(guī)則不是權宜之計,文明更不是“精致利己”。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根源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人們的生活方式在變化,但不變的是對文明的期許。每個人加強道德自律,自覺守護公共文明的大環(huán)境,文明的甘泉才能滋潤更多人的心田。立大國意識,終能有大國風采。
公眾號名稱:厚職公考
掃碼關注
獲取公考資訊和資源禮包
公眾號名稱:厚職事考招聘信息
掃碼關注
推送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