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獲?。?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ed; text-decoration: none;">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羨慕公務員,上班多清閑。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
“公務員水很深,想當公務員得走后門!”
“聽說公務員考試很簡單啊,根本不用腦子就能考上。”
“等我準備養(yǎng)老了我就去考個公務員。”
“呸,公務員都是中飽私囊的貪官,都應該抓起來槍斃。”
……
每次聽到這類話小編都覺得腦闊疼。
細數有關公務員的五大奇葩誤解,不吐不快!
所謂隔行如隔山,小編常常聽到類似的這些不了解公務員的人的“誤解”。但有些“誤解”已經讓小編懷疑中間隔的是不是一座喜馬拉雅山了。所以今天小編忍不住要和各位考生來吐槽一下,我們聽到過的那些有關公務員的“奇葩誤解”。
吐槽:公務員考試中大家最為“詬病”和懷疑的就是面試,很多人都以為公務員面試能找關系。
但其實啊,面試時考生考場、排次隨機分配,考官也是在官庫隨機抽取,這次面試前考官誰做、去哪里做,連考官自己都不知道。想找關系那是要買通整個考官庫里的考官。
而面試現場則是有多個考官現場評分,面試過程全程錄像,也不可能讓你現場找關系。
說句俗的,如果真的有人能在公務員考試中做到找關系走后門,小編覺得他們也根本不需要去參加公務員考試吧。
吐槽:腦子說:不,還是需要我的。
雖然公務員考試試題本身不算難,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導致上岸難度直線上升,用腦子都很難上岸,更別說“不要腦子”的。
以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共有137.93萬人通過資格審查,108萬余人繳費確認參加筆試,92萬人實際參加考試,但最終只錄用了1.45萬。
快給沒考上的那90萬考生道個歉!
吐槽:小編又要為公務員考試抱不平了,公務員對學歷的要求其實并不高。
的確,在公務員考試中的確是有部分職位是要求碩士甚至是博士才能報考,但這類高要求的職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職位對學歷的要求都不會這么高的。
不管是國考還是省考,學歷一般都是要求大專以上就能報考了,不信你看2019年國考對學歷的要求:
并且,公務員考試對學歷形式要求也是很寬松的,就像2019年國考在報考指南中就規(guī)定:非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其他國民教育形式(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絡教育、夜大、電大等)畢業(yè)生取得畢業(yè)證后,符合職位要求的資格條件的,均可以報考。
吐槽:小編表示真的被這樣的奇思妙想“震驚”到了。
公務員的養(yǎng)老金水平確實高于很多企業(yè)中的同類人員,這一點也是公務員吸引人的地方。
不過公務員考試都會有年齡限制,一般會限制在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學歷高的如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
如果真想等快退休的時候再去當公務員,肯定是來不及了。
吐槽:說實話,小編也想找到這樣一份上班只要追劇玩手機打游戲的工作,如果誰找到了請帶我一個。但至少現在的公務員并不是這樣的工作。
或許也還存在上班很清閑的公務員,但在國家反腐高壓、部門精簡、機構改革等操作之下,那類清閑無事的職位現在已經很少了。
小編現在反而聽到有不少公務員抱怨,明明自己是被公務員的“休閑”之名給吸引過來,結果當上了公務員卻是經常熬夜“修仙”加班,“休閑”變“修仙”了,五+二,白+黑,和想的完全不一樣。
不過公務員是個大隊伍,總有特別清閑或特別繁忙的人,但大部分公務員都是處在二者之間。或許比普通企業(yè)員工要舒適,但完全不用工作只能是一個幻想罷了。
最后小編想說的是,其實大部分公務員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成為公務員也只是他們的一份職業(yè)選擇。
其實類似的有關公務員的誤解有很多,小編想說的是,其實大部分公務員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成為公務員也只是他們的一份職業(yè)選擇。
如果因為誤解片面地將公務員標簽化、臉譜化,認為考上公務員都是走后門的、公務員上班都是不干事的,這對那些努力備考的考生不公平,也對那些勤勤懇懇的公務員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