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不息——石子蛻變金子之路
一顆種子能夠破土而出,憑借的是頑強不息的生命綻放之力;一顆小草能夠野火燒不盡,春風又生,依靠的是向往春風的堅定信念;一只毛毛蟲最后能夠破繭成蝶源于它經(jīng)歷磨難不放棄的堅韌……事實上,這些生物所體現(xiàn)的就是頑強不息的生命力。作為大千世界的一員,也許每個人在剛開始時是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但是有的石子利用自身的頑強,最終成為了一顆金子,閃耀世間。
頑強不息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習近平主席曾說“長征永遠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只有牢記初心,不忘使命,方能走完這段征程,才能不負此生,成為自己崗位、自身行業(yè)的金子。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因為沒有前進的方向,就會慌不擇路,甚至走向歧途;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因為看不到未來的路,就會認為前路渺茫,失去希望,遇到挫折變回自暴自棄,一蹶不振;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因為失去了抵抗誘惑的鎧甲,就會在面臨誘惑的岔路口,猶豫不決,迷失自我……如此以來,最終只能成為這段征途上的一粒砂礫,無法磨煉成為金子。
頑強不息是勤奮學習的能力。古人云“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通過勤奮學習,可以夯實個人自身的知識和技能素養(yǎng),是個人成為金子的基礎。著名的方仲永,小時候聰明有天賦,是被世人稱贊的小天才。他有成為金子的基礎,但是后期他沒有持續(xù)學習,躺在天才的名聲上虛度光陰,最后泯然眾人矣,也有了警醒后世人的“傷仲永”的故事。反觀其他成為金子,獲得世人稱頌者,皆為勤奮愛學之人。不管是錯把墨汁當糖吃,專心讀書學習的陳毅,還是讀遍清華和牛津大學圖書館的錢鐘書,都是在用一生踐行勤學。因此,想要從一顆石子蛻變成金子,就需要腳踏實地學習,在學習中汲取力量,獲得成長。
頑強不息是不畏艱難的勇氣。只有不畏艱難,才能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終成才。古有周文王被拘禁而寫出了流傳后世的《周易》,屈原被流放,依然寫出千古佳作《離騷》;今有錢學森突破國外層層封鎖,最終回國,從零開始成為我國核事業(yè)的拓荒者,史鐵生身患殘疾,卻堅韌不拔的寫出諸多作品,激勵世人;何軍權失去雙臂但依然成為在國際舞臺上為國爭光的奧運健兒游泳冠軍……是什么使他們在逆境中,依然拼搏向上,依然堅韌不拔,積極樂觀?是對艱難險阻的無所畏懼,一勇無前。
“點石成金”歷來被認為是一件有魔法的事情。殊不知,這個世界上沒有輕而易舉,沒有唾手可得,想要成為練就成為金子的本領,就需要在開始前,先明確目標信念;在出發(fā)后,可以堅持不懈的學習,可以百折不撓,終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提供全國公務員考試資訊
2、厚職網(wǎng)m.hubupload.com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nèi)容為準!
3、更多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訪問